文章来源:华人头条
10月15日,2025海丝华媒福建行活动走进湄洲岛,来自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的56家丝路华媒代表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挖掘妈祖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底蕴。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公元960年诞生的林默娘,以济世救人的一生成就千年信仰。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如今已分灵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3亿多敬仰者在此寻根谒祖。
湄洲妈祖石雕像
行程首站,代表团来到位于湄洲岛东蔡村上林自然村的天妃遗址公园,这里建有妈祖故居、妈祖源流博物馆、平安塔等建筑,并保存着明代“天妃故里”崖刻、清代“天妃祖跡地名上林”碑、古井等历史遗迹,完整展现了妈祖从凡人成长为海上和平女神的历程,让丝路华媒代表们能直观感受妈祖的生平与精神传承。
天妃遗址公园
妈祖故居前,民俗小剧场精彩上演,台下掌声喝彩不断,剧场落幕,再吃一碗妈祖家的平安面,感受来自妈祖家乡人的美好祝愿。
小剧场视频:
小剧场视频:《帆船髻》
未近承学堂,红团香气先入鼻,《红团挑担》剧场还原节庆民俗。
小剧场视频:《红团挑担》
林氏宗祠广场前,伴随着喜庆的乐声,《赶庙会》开始了。连绵不绝的掌声里藏着丝路华媒代表们对民俗的喜爱。
小剧场视频:《赶庙会》
走进妈祖源流博物馆,华文媒体代表团细致参观了妈祖从民间女子到海上守护神的信仰演变历程。馆内分为7个展厅,其中陈列的文物、文献与影像,生动再现了妈祖文化如何伴随华人足迹远播东南亚乃至全球,成为联结海内外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




丝路华媒代表们参访妈祖源流博物馆
午后,代表团前往湄洲妈祖祖庙参访。湄洲妈祖祖庙始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当全球三亿妈祖敬仰者的目光投向这里,湄洲岛不只是地理坐标,更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心灵原乡。

祖庙依山傍海,气势恢宏,香火绵延千年。碧海晴空下的殿宇重阁错落有致、古朴庄重,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妈祖的故事。人群接踵而至,香火氤氲升腾,“天下妈祖回娘家”的热潮在此汇聚,“金、木、水、火、土”多种材质的妈祖圣像安座于祖庙各处,俯瞰着世间万物,庇佑着往来之人。丝路华媒代表们一行沿中轴线拾级而上,在袅袅香烟中感受到的不仅是信仰的力量,更是妈祖文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灯塔的历史厚重感。

“对于华侨华人而言,妈祖文化代表着‘根’的认同。”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感慨道,“第一次来到莆田湄洲岛妈祖诞生地,深入了解妈祖故事,深受感动。无论身在何处,妈祖信仰都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传播妈祖文化,海外华人也在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同时也更加理解妈祖文化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海丝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

站在湄洲岛上极目远眺
加拿大星岛集团A1中文电视台主播张菲菲则表示,“妈祖文化蕴藏着‘济世爱人、守望相助’的柔性力量,其不同的形态背后是深厚多元的文化底蕴。来到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能让人深刻感受到那份神圣的庇佑与心灵的震撼。希望海外华文媒体能多多宣传这一文化瑰宝,吸引更多海内外友人亲临莆田,共同感受妈祖文化跨越山海、连接世界的独特魅力。”


湄洲岛妈祖影视城
视线转向湄洲岛妈祖影视城,全国首创妈祖文化情境交互式实景演艺《缘起湄洲》在此上演,不仅有打铁花、火壶、火棍、火魔方、火流星等表演,更有平安堡《荡寇风云》带领大家走进明代戚继光统领军民抗倭战场,穿越历史烽烟。
视频:打铁花、火魔方
视频:《荡寇风云》
此次湄洲岛华媒行,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溯源,更是一次媒体的共鸣。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妈祖文化继续以其独特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为海上丝绸之路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华文媒体作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重要力量,将继续以笔为舟、以镜为帆,传承妈祖精神,讲述海丝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