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原创:半夏/罗大伦频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WjQnMYjxyPBf0h_c2LZFTQ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穴位是很重要的列缺穴。说到列缺穴,半夏最先想到的就是“头项寻列缺”这句歌诀。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啊?这是四总穴的歌诀啊,以前提到过的,全部歌诀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毫无疑问这四个穴位是很重的穴位,足三里、委中、合谷我们都介绍过了,那列缺穴有什么本领呢,我们怎样用它呢?

在开始了解列缺之前,我们先看一则医案。这个医案出自明代女医生的医案,谈允贤,她是中国古代4位著名的女医生之一,出生在医学世家,祖父祖母都是当地的名医。说谈允贤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女医明妃传》就是以谈允贤为原型拍摄的。

医案原文如下:

客船上一妇人,年四十岁,患两手麻木,六年不愈。询其病原,云:无分春秋昼夜、风雨阴晴,日逐把舵,自得疾以来,服药无效。某以风湿证治之,灸八穴遂愈。肩髃(双侧)、曲池(双侧)、支沟(双侧)、列缺(双侧)。又服除湿苍术汤。

——明·谈允贤《女医杂言》

经营客船的一位妇人,年龄四十岁,得了一种病,两个手臂麻木,六年间一直这样没好。谈允贤就问她怎么得的这个病啊,这位妇人说:不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阴天晴天,我都得把舵,掌握船的航行方向,自从患上这个病以来,吃药也没用。谈允贤用风湿病的办法来为这位妇人治疗,灸了八个穴位就好了。分别是双侧的肩髃、曲池、支沟、列缺。然后又服除湿苍术汤。

这位妇人,因为常年劳累,加上一直生活在水面上,寒湿邪气很重的地方,首先考虑是风寒湿引起。艾叶本身就有理气血、除寒湿的药性,加上灸法的温热效应,加强了除湿散寒、温经通脉的特点。肩髃在肩部,是肩部疾病的重要穴位;曲池在肘部,改善上肢不舒还擅长止痛;支沟在小臂处,本身穴性属火,刺激这个穴位正克制寒湿邪气;列缺在腕部,不仅有止痛的能力还擅长疏风散寒。选择了上肢四个不同位置的穴位,加上除湿气的汤药,双管齐下,病就好了。

总结

那咱们先总体的了解一下列缺穴,归属肺经,同时还是肺经的络穴,四总穴之一,八脉交会穴,和任脉相通。这样说大家可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别急,请往下看~

1、肺脏

列缺归属肺经,那必然能改善所属脏腑——肺脏的相关病症,以咳喘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的疾病,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比如咳嗽、感冒这类的。

列缺在咳嗽中应用的特别多,适合各种原因导致的咳嗽,但因为列缺本身具有祛风散寒的本领,所以更适合应用于风寒型感冒和寒痰咳喘,正如古籍记载“咳嗽寒痰,列缺堪治”。

在改善咳嗽这方面,我们可以用皮内针留针,或者是向上针斜刺,最好的情况是针感向上传到肘尖或者向颈部放射。

针刺是要有针感的,有针感才会治病,大家一定要了解这个常识,不要觉得扎针不疼是好事。

列缺还能改善辨证和肺有关的问题,比如咽喉肿痛、鼻炎、咽喉炎这类的。

2、头项寻列缺

头部和颈部不舒服,可以寻找列缺穴来帮忙。这点很好理解,可是原理是什么呢,咱也不知道啊?

首先呢,列缺是络穴,“一络通两经”,列缺不仅能改善本身所属肺脏的不适,也就是肺经,同时还能调理和肺相表里的大肠经不舒服的情况,比如牙痛、颈部疼痛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