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生活网】最近在多伦多红河国家城市公园(Rouge National Urban Park)以及宾顿Professor湖,有市民发现一些加拿大鹅莫名其妙死亡,并拍摄照片视频上传社交媒体,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怀疑是环境污染导致了鹅的死亡,有人则担心是某种未知的疾病在鹅群中传播。
鉴于去年禽流感在全球肆虐,大部分人认为加拿大鹅的异常与禽流感有关。很快,加拿大公园管理局(Parks Canada)于2月10日在社交媒体发布公告称,多伦多红河国家城市公园的一只加拿大鹅确诊感染了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此外还有五例疑似病例。
多伦多红河国家城市公园生态科学家兼野生动物应急小组负责人 Jory Mullen表示,他们近日接到报告,在公园内发现一只死亡的鸟类,随后将其送至 加拿大野生动物健康合作组织(CWHC) 进行尸检及病理分析,最终确认该鸟感染H5N1禽流感。
H5N1禽流感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具有极强的传播性。Jory Mullen说:“在确诊首例禽流感后,短短一周半内又发现了五例疑似病例,可见病毒传播速度极快。目前,虽然没有进一步报告,但病毒仍然存在,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引发大规模爆发。尤其是在冬季,鸟类通常会聚集在一起,病毒更容易扩散。此外,迁徙季节 也是禽流感高发期。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是看似健康的鸟类,也可能携带病毒,有些鸟类已经对病毒产生了免疫,但免疫力较低或本身患病的个体仍然极易感染。”
禽流感的风险:不仅仅是鸟类
Jory Mullen指出,H5N1禽流感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和高致病性,属于人畜共患病(Zoonotic disease),不仅可以在野生动物间传播(Epizootic),也有可能感染人类。如果直接接触受感染鸟类的体液或组织,例如用手触摸死鸟后再接触眼睛或嘴巴,就可能被病毒感染。她说:“公众不应该靠近生病或死亡的野生动物。如果发现异常,请立即联系公园管理部门,我们有专门的团队处理。”
H5N1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的高致病性亚型,其特点包括:
— 高致死率:禽类感染后死亡率接近100%,人类感染后潜伏期1-7天,临床表现为高热(>39℃)、咳嗽、咽痛、流涕、鼻塞、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达50%以上。虽目前人际传播证据有限,但直接接触感染动物体液(如处理死禽后触摸口眼)可导致感染。
— 基因重配风险:病毒在跨物种传播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增加人际传播可能性。2013年H7N9亚型即通过禽类与人类基因重配引发疫情。
— 环境耐受性:病毒可在低温水体中存活数周,通过粪便、分泌物污染环境,形成持续传播链。
如何预防禽流感:保护自己和宠物
尽管加拿大尚未报告人类感染病例,但多伦多感染病专家Dr. Isaac Bogoch警告,禽流感具备演变为流行病甚至全球大流行的潜力,需高度警惕。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已加强养殖场监测,防止病毒扩散,因为若疫情蔓延至家禽业,可能引发大规模扑杀,导致供应链中断及经济损失。加拿大野生动物健康合作组织(CWHC)也正在对病死动物进行尸检与病毒追踪,多伦多动物园则开始实施“野鸟与圈养鸟类隔离”、“饲料检测”等严格措施全面预防禽流感。
面对禽流感病毒的威胁,公众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宠物:
— 外出遛狗务必牵绳:避免宠物狗接触死鸟或鸟类粪便,防止宠物感染禽流感。Jory Mullen提到了 2023 年的一起病例,当时一只狗在安省Oshawa咬了一只死去的鹅,随后死于禽流感。
— 避免接触病死动物:不要接触生病或死亡的鸟类、哺乳动物等,尤其是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死鸟。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接触野生动物后应立即洗手,使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或直接用酒精擦拭。
— 发现病死动物立即上报:如果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鸟类,应立即联系公园管理部门或野生动物救助中心。
— 煮熟食用禽类食品:禽类和蛋类食品务必煮熟后食用,确保蛋白和蛋黄完全凝固,避免生食。
— 加强个人防护:在处理生鲜禽蛋类食品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处理后彻底洗手。
同时,公众应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些美丽的生命,也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加拿大鹅之殇:禽流感阴影下的警示
- 点击数: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