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二、解开误会也得治你!

那这个令人讨厌的口腔溃疡,在中医上又有什么说法呢?口腔溃疡的病因和大部分人想的差不多,罪魁祸首是“火”,但这个“火”也分不一样的情况,分为虚火和实火。

1、实火

实火的孩子通常是喂养不当,积食化热导致的。急性的口腔溃疡多由心脾积热引起,简单来说就是积食化热了。家长喂养不当,造成孩子积食,没有及时处理,脾胃疲于运化,火往上走,很容易引起心脾积热,内热上炎,嘴巴就会长口疮,也就是口腔溃疡。

实火的口腔溃疡口疮创面多为黄色,周围红肿,面积偏大、偏深,起病急,病程短。明显带有积滞症状,如舌苔厚腻、小便黄,大便干硬,有口气,烦躁不安等。对此,我们要先消食导滞,再清心泄热。

至于如何消积食,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家长们可以去文后链接查看一下,这里咱们主要讲一下怎么清热,毕竟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受了风热,并不需要消积食这一步。

中成药比较推荐黄栀花口服液、金莲清热泡腾片,这两个是比较有效的,适用于脾胃积热的孩子;如果是单纯被风热侵犯的孩子,可以试试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牛黄解毒片等等,但是小孩子不宜多吃这种药。

如果发现宝宝不是那么难受,可以忍耐,那可以用蒲公英代茶饮。做法:蒲公英的话,8个月~3岁的宝宝可以用到3克;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用到6克。放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小火再煮10分钟即可。

或者用荷叶冬瓜汤。材料:鲜荷叶半张,冬瓜250克,盐少许。做法:冬瓜洗净切块,与鲜荷叶加水煲汤;加少许盐调味,晾温喝汤,可吃少量冬瓜。分次少量服用,每天2次。此汤具有清热解毒、生津除烦、健脾利湿的功效。

上面的方法选用1~2种,再配合推拿清胃经200次,揉内劳宫100~200次,掐小横纹10遍,揉总筋200次,清天河水200次效果更好。

2、虚火

虚火多是因为脾胃虚弱,导致外邪入侵而致。如果口腔溃疡反反复复、不易痊愈,多是因为体内有“虚火”,这种情况在秋季最为多见。秋季燥邪很厉害,会入侵人体伤阴,或者这个时节孩子容易高烧、腹泻,体内津液易亏损不足,导致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循经向上发于口腔形成溃疡。

虚火的口腔溃疡创面颜色为浅红色或白色,周围红肿不明显,反复发作,病程长。这种孩子舌苔白腻质厚、面色差、面色黄、食欲不振、睡觉不安稳、怕冷喜温等。

在原则上我们应该益气养阴、温补脾胃。中成药只推荐知柏地黄丸和六神丸,一般来说孩子三天两头的发病,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吃一点。另外,六神丸可以碾碎了敷在溃疡的部位,这样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其实我更推荐麦门冬粥。

材料:麦门冬10克,粳米50克,去核红枣2枚,冰糖适量。

做法:麦门冬用温水浸泡片刻;与粳米、红枣、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水;煮熟即可。分次服用,每日温服 2次,3~5日为 1 个疗程。

麦门冬粥可以滋阴生津、健脾养胃。至于虚火推拿,则是上面的手法去掉清胃经,加上揉涌泉和揉二人上马,各200次。

3、阳虚

除了虚火以外,还有一种反复口腔溃疡的情况是阳虚或者是脾阳虚导致的。这样的孩子还是不少的,多是因为劳倦过度、情绪过激;或素体虚寒,阳气不足,又病后体虚,进一步损及元阳;或久服、误服苦寒之药,损伤脾阳;或阴虚日久,阴损及阳,终致无根之火上浮,口腔黏膜受损。

这种孩子患处的特点就是溃疡面色灰白,基底黏膜水肿且色淡,疼痛不是很明显,但绵延不绝。另外,还有口淡、食欲不振、比较怕冷、同时容易便溏、尿频、舌质淡胖等症状。

这里建议家长们可以适当用一些附子理中丸或者补中益气丸;再或者用中药山茱萸适量,碾碎成末,另准备陈醋,每天晚上睡觉前,取粉末10克,用陈醋调和成丸,外敷于双足涌泉穴,并用胶布固定好,第二天早晨揭开洗净,这样用个一段时间,孩子的情况会有所改善的。

最后,再介绍一个漱口方子,我给朋友试过,效果不错,而且这个方子实火虚火、大人小孩都可以用。

生蒲黄、五倍子、生甘草这三味药各15g水煎,煎出一大碗备用即可,然后拿这个水去漱口,不限次数,每天多次去漱口就可以了。因为生蒲黄是粉末,在煎煮的过程中建议把生蒲黄包起来。

蒲黄具有收敛之性,可以收敛疮口,这样就可以防止溃疡面继续扩大;甘草可调和诸药,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的作用,还可以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至于五倍子,可以敛肺降火、收湿敛疮,是非常适合口腔溃疡这个疾病的。

要是觉得这个麻烦也可以用黑豆300克。先用清水泡半小时左右,多加点水煮开,然后喝这个黑豆水,要是觉得苦可以加红糖、蜂蜜,不吃豆只喝水,这个方子也是老少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