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避秽和中

茉莉花还有一个功效,就是避秽和中。

这个“中”,指的是中焦,就是脾胃。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是人体之气运行的枢纽。茉莉花兼具理气、和中之效,可以使脾胃之气顺畅,调和脾胃之气。

当我们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胃肠不适症状时可以适当喝点茉莉花。主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能促进胃的消化吸收,缓解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

这是为什么呢?

学者们通过探索发现,茉莉花提取物是有保护胃肠道粘膜的作用的。对于发生溃疡的胃部,能显著减少溃疡面积,促进愈合。这种效果很有可能是通过抑制黏膜下层水肿及白细胞浸润而达到的。

我们再来看看“避秽”

“肮脏”是“秽”、“污浊”是“秽”、各种能导致我们生病的微生物也是“秽”。

茉莉花的“避秽”,包含着两个层面:抑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当“秽”侵袭而来的时候,免疫力是人体的“防护墙”和“守卫者”。

茉莉花能显著改善正常及血虚情况下的免疫系统状况,对免疫器官的重量、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抗体水平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茉莉花提取物能促进淋巴细胞生长,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城墙”高了,“士兵”多了,“士兵能力”增强了,人体的抗“秽”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抑菌。

体外抗菌试验的研究显示,茉莉花提取物对普通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说到茉莉抗菌,这里不得不提茉莉的另一种功效:除口臭

文人雅士经常用“吐气如兰”来形容美人的呼吸,想来也是,再貌若天仙的女子,若是一张口就“臭气扑鼻”,恐怕也是不太雅观的。

当我们吃过一些带有浓厚气味的食物之后,用茉莉花开水冲泡或者茉莉花茶来漱口,就会唇齿留香。

口腔护理实验显示,茉莉花有抗炎杀菌作用,可显著降低口腔中细菌数,且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当然,这只是“表面功夫”,茉莉花除口臭,也是有内在原因的。

我们口腔中的气味,是会受到饮食的影响的。比如,爱吃大蒜的人会“蒜气袭人”,虽然饭后漱口、刷牙、嚼口香糖能将这种味道暂时压下去,但是若是常年积累,还是会有一些影响的。

正是因为如此,古人往往会选择吃一些“香香”的食物。比如,武则天的“龙香汤”、慈禧的“驻香露”等等。

虽然这些我们都没有,但是,我们有茉莉花呀!现在,亦茹来教大家如何通过食用茉莉花来除口臭。

胃热口臭

爱吃荤腥油腻且食欲旺盛的人,往往会有一些口臭,对于这一类的,可以将茉莉花和山楂一起泡着喝,有助于帮助消化,减轻胃热引起的口臭。

肺热口臭

爱抽烟的男子大多口腔味道都“奇奇怪怪”,不仅如此,还会总觉得嗓子里面有东西,时常还能咳出一些痰。对于这种口臭,可以将茉莉花和鱼腥草放在一起喝,有比较好的清肺热效果。

也正是因为茉莉花良好的抑菌效果,对于口腔有炎症、口舌生疮、慢性咽炎的人,也是可以通过喝一些茉莉花来缓解的。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茉莉花来除口臭,并不是喝一两天就能起效的,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巧用茉莉花

◆茉莉花最简单的饮用方法就是泡水喝,取茉莉花3~6克,开水冲泡后饮用即可。经常服用,有平肝解郁,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满,隐痛绵绵等。

◆对于湿热泻痢,可以用茉莉花加蜂蜜适量,开水泡服。或者将茉莉花与绿茶一起用开水泡服。茉莉花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可抗菌消炎,清热利湿,止痛止痢。绿茶亦有杀菌解毒,去热燥湿,收敛止泻作用,二味合用,功效甚佳。适用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

◆对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可以用茉莉花6克、金银花9克,菊花6克,泡水代茶饮。

上品饮茶,极品饮花。

有人说,饮花是风雅。在亦茹看来,饮花何尝不是一种“惜物”。

泡上一杯茉莉花,随着热水的缓缓倾倒,花香渐渐溢出,清香扑鼻。浅浅嘬一小口,唇齿间便能感受到馥郁甘芳。待其渐渐滑入腹中,温润五脏,更是能令人通体舒泰、心旷神怡。

所以,如果您不开心,不妨放几首轻音乐、泡几朵茉莉花吧!

任世间风雨飘摇,我自馔花饮酒沐春风!

[参考文献]
1.吕龙祥,黄锁义。茉莉花研究的新进展。化学世界,2013。
2.黄桂丽。茉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外医疗,2010。
3.张海娟,徐俊驹,于丽丽等。茉莉的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云南化工,2004。
4.Kunhachan P, Banchonglikitkul C, Kajsongkram T,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Toxicity and Vasodilatation Effect of the Flowers Extract of Jasminumsambac(L.) Ait.“G. Duke of Tuscany”.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eCAM, 2012.
5.吴新安,赵毅民。茉莉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中南药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