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索引

脾虚

如果孩子皮肤很痒但没有疹子,在中医可归为痒风。《诸病源候论》认为“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瘙痒也”。由此可见,皮肤容易痒还是由于小儿卫气不足,受到风邪袭击导致的。

皮肤痒的孩子常常是脾胃虚寒的,以过敏体质最为多见。表虚不固,抵御病邪的能力比较差。而风为百病之长,常与其他邪气夹杂致病,善行而数变,有隙必乘。当风、寒、燥等外邪客于腠理,往来于肌肤,导致经气不宣,所以孩子才会瘙痒难耐。

像脾胃不好的孩子皮肤瘙痒时,应清淡饮食,要严格戒口,不要吃牛羊肉、鱼虾蟹等海鲜和荤腥;避免肥腻、湿热、辛辣刺激、烧烤等食物。可以适当用性味平和、或性味偏温的食药材,像白术、陈皮、芡实、五指毛桃、炒扁豆、炒薏米等。

还可以试试谷麦芽山楂瘦肉汤

材料:谷芽、麦芽、山楂各10克,茯苓20克,陈皮3克,蜜枣1个,生姜3片,猪瘦肉300克。

做法:药材浸泡洗净,瘦肉洗净切大块焯水;将材料与生姜放进瓦煲,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一个半小时,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此汤可以开胃消滞,助消化,健脾祛湿,且男女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儿童饮用。

血虚生风

血虚的常见表现与贫血多有类似,如面色萎黄、乏力、头晕、心悸、目眩、耳鸣等,另外还可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头发干枯、大便干结等。家长们除了要掌握孩子血虚的症状之外呢,也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血虚,这样从根本上调理起来会容易许多。

1、 要谨防久视伤血。长时间视物,会损伤血。中医认为“肝开放于目”,眼睛的好坏,依赖于肝之藏血。因此,不可长时间看书、看电脑,以防久视伤血。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从而导致血虚。

3、情绪。孩子情志不畅会导致肝血缺失;而思虑过度,压力过大会导致孩子心血不足,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问题。

除了在生活方面注意以外,应该如何缓解这种血虚瘙痒呢?

我们要做的是养血祛风。且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方子叫四物汤,四物汤是一道传统药膳。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药材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膳,五岁以上的孩子这四种药材每样6g就可以了。虽然这个方子很好,但这个方子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或者用一些小孩子专门的补血剂,例如小儿生血糖浆、健脾生血颗粒等等。

另外,食疗方面可以多选用一些肝脏类食物,例如鸡肝芝麻粥

材料:鸡肝15克,鸡架汤15克,大米100克,酱油、熟芝麻各少许。

做法:将鸡肝放入水中煮,除去血污后再换水煮10分钟后捞起,放入碗内研碎。将鸡架汤放入锅内,加入研碎的鸡肝,煮成糊状。大米煮成粥后,将鸡肝糊加入,再放少许酱油和熟芝麻,搅匀即成。

咱们一方面要调理体内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外也不能忽略对于皮肤的护理。这是因为孩子的皮肤更薄,皮肤抵抗力更弱,比成人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一旦皮肤变干燥,泛红、起小红点、皴裂、脱皮、过敏、湿疹等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1、秋冬季寒冷干燥,孩子出汗、分泌油脂减少,因此洗脸和洗澡不能过于频繁。尤其是对于容易患湿疹、过敏的孩子,建议隔日或每周洗澡2次,南方可以适当多一到两次,但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建议用手或者柔软棉质的洗澡巾清洁,可选用温和、弱酸性或中性、不含香精、尽量少防腐剂、无泪配方的沐浴产品,不建议使用碱性沐浴液或沐浴皂清洁。避免搓澡,浴后用毛巾轻按压拭干皮肤。

2、从性状上分类,润肤剂可分为霜、油膏、乳液、凝胶,其中保湿能力是油膏>霜>乳液>凝胶。夏季可以选择清爽的乳液,秋冬季节建议更滋润的油膏或霜剂。

3、如果孩子嘴唇干裂的话,可以用湿热的小毛巾将干燥的嘴唇润一下,然后涂上儿童的润唇膏。切记,不要让孩子舔已经干裂的嘴唇,那样干裂疼痛会更严重;冬天有的孩子脸会被风吹得很红,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尤其是在带孩子出门的时候,给孩子佩戴好围巾、帽子、口罩。这些基本的保暖手段,会帮助孩子的脸蛋免于冷空气的刺激。还有,建议家长每次给孩子洗完脸,都要做好皮肤的保湿,多擦保湿霜,缓解孩子皮肤干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