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大伦育儿说

小儿的手上有好几条线性的穴位,之前介绍过手心的四横纹,是手指的第一指间横纹,那么在背面,相对应的地方,会不会也有一个对应的穴位呢?这就是今天就给大家介绍手背的一个穴位——五指节。

小儿推拿的穴位,大部分都是从古代文献中沿袭而来,五指节在《厘正按摩要术》中就有记载“五指中节有横纹为五指节”,在《小儿推拿广意》中载其作用为“掏之去风化痰,苏醒人事,通关膈闭塞”,这里的“掏之”就是指操作的掐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掐五指节可以祛风化痰,还有小儿急救的作用。五指节单用的时候比较少,多是和其他穴位配合应用,对于痰喘、夜啼、睡卧不安等有很好的作用。

五指节

【位置】

掌背五手指第一指间横纹处。

【操作】

可掐、可揉。掐法,一般掐3~5次;每指节揉30次。

【操作演示】

【功效】

安神,定惊,化痰。

【应用】

1、小儿惊风、夜啼、睡卧不安、汗多等。

2、痰涎壅盛之胸闷、咳嗽等。

3、可用于指间关节不利,不能屈伸,可捻揉的同时做手指屈伸运动。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意思是说,脾胃的功能往往较弱,而肝气则是容易过于亢盛。小儿的脾胃功能不健全,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损伤,因此,在小儿保健中,温中健脾类手法较为常用。如补脾经,揉艮宫,摩腹,揉或摩中脘,按揉足三里,捏脊偏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揉外劳宫,掐揉一窝风,揉或摩脐,拿或按肚角则偏于温中散寒。知道了穴位的作用,应用起来就不难了。

这里介绍几个经验用法:

1、以大便稀溏,不成形为主要表现者,选用补脾经、揉艮宫、揉外劳宫、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等,可健脾升阳止泻。可配补大肠、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温阳固肠止泻。

2、以腹部疼痛、喜温喜按为主要表现者,选用揉脐、揉一窝风、拿或按肚角、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方法温中健脾、散寒止痛。

3、以不爱吃饭,吃的少、有腹胀为主要表现者,宜选用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等健脾和胃、理气消胀,如果伴有打嗝,配合分推腹阴阳、推天柱骨降气止逆。

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说“伤食中寒,汤剂为难,推拿较易,以其手足,联系脏腑,内应外通”,对于小儿的疾病,开汤药和推拿相比,喝汤药是要难于推拿的!通过刺激手足的穴位,可以相应的调节内在的脏腑,以推拿为主的外治法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相信大家用心学习,对应自己孩子的情况,选用合适的穴位和推拿方法,孩子的情况都会改善的,同时这也是个陪伴孩子,和孩子多沟通交流的机会。